河源与丝绸之路南线、唐蕃古道、昆仑
发布时间:2025-07-03 15:13:06分享: 编辑:方菲
河源与丝绸之路南线、唐蕃古道、昆仑
韩小东
近期,地处三江源的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现的 “秦国 方士采药昆仑的石刻” 引发关注,提到了一个中国历史地名 “河源”,河源指黄河源头地区。
唐朝李世民和吐蕃松赞干布时期,河源是两大帝国的交 界,核心地带在扎陵湖周边,今青海省玛多县地域。641 年, 文成公主入吐蕃,大唐江夏王李道宗就把公主护送到这里, 举行了和亲礼仪。两位雄主去世后,河源成为吐蕃进入大唐 的重要节点,唐朝和吐蕃经历了 230 余年的战争与和平,促 进了中国古代西北各民族经济文化的深入交往交流交融。
河源也是丝绸之路南线和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北宋时 期,远赴古印度的最后一个取经僧人杨业,就是从唐蕃古道 随商队返回中土的。丝绸之路南线唐蕃古道,从甘肃青海的 陇右到河源有三条大线路,大线路之间又有众多的支线。
南线:从玛多县向东,走阿尼玛卿山南麓,沿着黄河干 道,过玛沁县,到甘肃黄河首曲的甘南州玛曲县。有 2 条支 线,一条沿白龙江东入叠州(迭部县)、芳州(舟曲县)、 宕州(宕昌县)、武州(武都县)。另一条沿碌曲县的洮河 东出,直下洮州(卓尼县和临潭县)、岷州( 岷县)。
北线:从玛多县向北,经过花石峡,到阿尼玛卿山北麓, 抵达青海黄河河曲的新海县和同德县地域。两条支线:第一 条北行,穿青海草原到青海湖南部的共和县,或翻过日月山, 沿湟水东出鄯州(青海乐都)、兰州。或沿拉脊山南麓和黄 河向东,过贵德县,抵达廓州(青海化隆)。第二条东北行, 渡过黄河到贵南县,过贵德县,东达廓州。或北出鄯州、或 东出河州(甘肃临夏)。
中线:从玛多县向北,经过花石峡,沿阿尼玛卿山北麓, 逆黄河东北行,过黄河到青海河南县。三条支线:第一条向 东北行沿隆务河向北,过同仁县、尖扎县,抵达廓州。第二 条北行,与北线的贵德支线合并。第三条支线: 向东行与南 线的黄河首曲干线合并。
秦朝方士采药昆仑的刻石就在阿尼玛卿山南麓,记述向 西 150 里就是昆仑山,大约在阿尼玛卿山西端。
河源的阿尼玛卿山, 曾经是吐蕃军队的集结地,每次出 征都要经过阿尼玛卿山和黄河首曲。在保留吐蕃语言较多的 舟曲藏语里, “ 阿尼玛卿山”就是 “大军神山、大将军山” 的意思。舟曲藏语把丈夫称 “玛般” ,含义就是军人。玛曲 就是玛域之水。 因此,有不少人从语音误解远古的甘川白马 人就是 “蕃玛”(吐蕃士兵)。
每次出征前,吐蕃人要按照苯教仪轨进行祭祀,苯教徒 对阿尼玛卿山赋予了军神的含义,护佑出征胜利、将士平安。 既是战前的军事动员,也是信仰的精神赋能。至今,传统的 民俗转山、插箭活动中都要表达对神山的尊崇和敬畏。因此, 阿尼玛卿山也成为安多地区的万山之祖,群峰之宗。
与明朝大移民时山西 “大槐树”一样,阿尼玛卿山成为 安多文化的地域印记,也是群众心中的精神高峰—— “ 昆仑 山”。秦人采药昆仑的碑刻,印证了汉藏神山时空指向的一 致性和传统文化共性。
(作者韩小东,系甘肃省甘南州史志办主任)
本网业务合作:
1,各类各行业整体策划宣传营销实施;2,电视、报纸、大型户外广告、vi设计制作发布;3,IP、城市、地标、景点、文博、虚拟人等数字化最新技术代理落地实施;4,网红之家联合打卡;5,新媒体代运营;6,会议会展及外文翻译;7,宣传片、纪录片视频拍摄制作;8,电商培训 合作热线:17789621191(资料接收微信号)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数据、内容及图片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