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再探白龙江源头》(之一)

发布时间:2023-06-10 21:05:52分享: 编辑:方菲

原创散文:

《郎木寺再探白龙江源头》(之一)

(甘南·杨旭明)

       情醉洮河源,寻梦香巴拉。“禹兴于西羌”、“西倾禹迹”说明碌曲县历史悠久,史称羌中、漒川、南强,素有“羌中畜牧甲天下”的美誉。碌曲县文化灿烂,洮河、白龙江发源于境内,是人类氐族文化的摇篮之一,出土的寺洼文化遗迹是氐羌文化的载体,证明碌曲曾是戎羌腹地。这里寺院庄严,雪山绵延,草原辽远,森林茂密,江河纵横,湖泊明净,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畜牧文旅皆为首位产业。这里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南藏医药、万人锅庄舞、南木特藏戏······美丽而迷人的碌曲,历史文化、奇异山水、游牧农耕、民俗风情、宗教活动等等,纯粹而富集,全藏区所有风光在此得到了全面诠释和集中展现。相约“锅庄之乡”,体悟魅力神韵!               

——作者题记 

     微信图片_20230610205944.jpg

   多少次,敬畏仰望西倾山;

多少次,徜徉流连洮河源;

多少次,虔诚聆听郎木寺;

多少次,梦里探源白龙江;

多少次,依依难舍尕海湖;

多少次,倾心陶醉晒银滩;

多少次,凝视苍翠古柏林,

多少次,昂首高呼一线天!

哦,胸怀宽广的草原,

走进你,实现心中的期盼!

哦,深情滋润的山川,

离开你,留下永远的眷恋!

       那虎穴仙女、降妖镇魔、龙女化湖、雄狮大王的传说,那“西倾禹迹”、洮水流珠、云中郎木、尕海碧波、尕秀藏寨、石林险峻的神韵,永远是那样的神秘,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奇妙,那样的诱人!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04.jpg

      (一)泉群涌流吉可河

       当我今年再次来到郎木寺镇,还是被郎木寺院久远的历史、博大的文化、恢弘的气势、嘹亮的海螺、神秘的氛围、苍翠的古柏所深深震撼!

       在此,与郎木寺院齐名的,还有历史更为久远的白龙江!

微信图片_20230610205954.jpg

       白龙江,《禹贡》称桓水,发源于碌曲县境南部的郎木寺镇,白龙江曾是人类氐族文化的摇篮之一。《碌曲县志》记载:从原始公社至西晋初的漫长时期,羌族是碌曲草原的基本民族。秦始皇统一中国,秦人势力“西至临洮羌中”,羌中即今碌曲。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07.jpg

       沿着峡谷里的吉可河河畔乘车向西,我们再次去探寻白龙江的源头,边走边欣赏山的奇异、感受水的神圣。

       虎踞龙盘龟卧鹏飞。细细看来,郎木寺小盆地四周山峰环绕、气势不凡--东山卧虎,南山藏龙,北山神龟,西山巨鹏,各自都有神奇的传说--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10.jpg

       东山名为“哈尔德合佳吾”,意为“东方的灰色虎”,俗称红石山、供品山。相传当年吉祥天女调服林中的所有老虎时,一只恶虎不服天女制定的戒律,跑到东山山林中继续加害众生。天女派人劝其从善,恶虎踪迹全无。天女便把森林吹向天际,无处藏身的恶虎变成了一块灰石。从小镇仰望,灰色石虎上面一排红色的石崖高耸,活像一朵向天盛开的红莲,又如身披红袈裟的僧众,双手合十向佛祈求。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12.jpg

       南山名为“洛周俄波”,意为“南方的青色龙”,远看群山恰似飞腾在天光云影中的青色巨龙,龙头高昂向西,回望着赛赤寺院和白龙江,仿佛在等待佛祖的圣训。龙尾向东南摆动,活灵活现,真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之感和恢弘气势!

       北山名为“端波赛若”,意为“千年金龟”。相传当年妖魔虎狼盘踞此地后,天昏地暗、尸横遍野。每每丧葬,神鹰(秃鹫)高旋不肯落下,人们焦急万分。白龙江里住着的千年金龟,决心以自己的金身作为天葬台,于是在一个黑夜里悄悄爬上了山顶。第二天太阳升起,人们看见北山闪着金光。千年金龟对人们说:“为了让逝者的灵魂早日升天,我愿意化作天葬台。”说完便变成了一座龟山。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15.jpg

       西山名为“夏庆玛若”,意为“红色大鹏”,放眼远眺,结格杂干庾山果真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红色巨鹏,气势壮观。红大鹏翼下岩石草丛中倾泄喷涌而出的曲哈尔登泉水群,就是白龙江的源头。《碌曲史话》如是说:“这里水源丰富,自古不涸。更有奇妙之处:六月酷暑,水凉如冰;隆冬数九,白气腾腾,泉不结冰。因此,人们称之为‘神泉’,是碌曲众泉之首。”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17.jpg

       众泉汇聚成吉可河,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吉可河水电站发电照明,废弃的引水管道约有1米粗,路旁亦见小水库和电站遗址。其实,小水电站遗址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它也是人民群众曾经战天斗地、生产生活的经历和见证,此即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去年,源头的山坡上已建成自来水厂,埋设管道引水,专为郎木寺的僧众和机关单位供应生活用水。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19.jpg

       民族团结光辉典范。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流逝的岁月成为历史的积淀。据史籍记载,在五代十国时期吐谷浑第九代国王慕容阿柴,在境内郎木寺登上西倾山,他问群僚:“此水更有何名?出何郡国?入何水?”长史曾和回答:“此水经仇池,过晋秦,出宕渠,至巴郡入江,度广陵,会于海。”阿柴听罢感慨万分,他说江水尚且知道回归大海,何况像我们这样势单力薄的部族呢,从此他派遣使者与中原的刘宋、北魏王朝和好,扭转了长期与中原分割对峙的局面。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23.jpg

       吐谷浑可汗慕容阿柴,有二十个儿子。他晚年病重时把他的子弟们召集到病榻前,命令所有儿子,每人各拿出一箭,在其中抽出一支,叫他的弟弟慕容慕利延折断,慕容慕利延就把它轻易折断了。阿柴又把剩下的十九支箭合在一起,叫慕容慕利延折断,慕利延无法折断。慕容阿柴于是告诫大家说:“你们知道吗?一支箭容易折断,一把箭则难以摧折。你们应该同心合力,然后才可以保国保家。”说完就去世了。一说慕容阿柴用的是筷子,为后辈留下了“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硬如铁”的朴素道理--即团结力量大、泰山也搬家!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26.jpg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和睦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旋律,民族团结促进了碌曲草原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民族自身)的发展,慕容阿柴的这两则历史故事,无疑是今天我们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光辉典范。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我们只有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牢不可破。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微信图片_20230610210029.jpg

       欢迎你来郎木寺观光旅游,我自愿为你讲历史、讲故事、讲地理、讲生态,让你在旅途中愉快地得到某种感受和启发、学到新知识、提升新境界,我想这样轻松地寓教于乐、现场体验,就是国家倡导的文旅深度融合!(摄影:杨旭明,德哈拉,严永平)

(2023年4月20--5月17日于甘南羚城)

1-2304161T039147.jpg

        作者简介:

       杨旭明:祖籍甘肃舟曲,兰州大学本科生,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研究生。属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前线》签约作家、甘南广电台特约记者,甘南州青年学者、业余作家。爱好文学创作,擅长新闻文秘。有大量新闻,部分诗歌、散文、小说、论文(调研报告)等作品见国家级、省州级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网上查询“甘南杨旭明”可知其勤奋与执著。利用业余时间主编、校对了《铭记舟曲》、《舟曲之殇》《绿色长征将生态文明推向世界》《生态甘南与绿色崛起》等十多本书籍,字数超过1000万。崇尚以自由意志表达正见,奉献真实真诚真情的作品,致力于传播传统优秀文化。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数据、内容及图片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因未能找到并标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出现侵权行为,或者还有其它疑问,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谢谢!

1-2303241550354K.png

        业务合作:

       1,各类各行业整体策划宣传营销实施;2,电视、报纸、大型户外广告、vi设计制作发布;3,IP、城市、地标、景点、文博、虚拟人等数字化最新技术代理落地实施;4,网红之家联合打卡;5,新媒体代运营;6,会议会展及外文翻译;7,宣传片、纪录片视频拍摄制作;8,文博网旗下电商平台【丝路大商】金融、消费扶贫、乡村振兴,产品产业销售一体化;9,电商培训

       合作热线:17789621191(资料接收微信号)

1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