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旅资讯 > 白银

白银会宁:“红色+”绘就全域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2-07-04 22:34:22分享: 编辑:芳菲

近年来,白银市会宁县依托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在弘扬红色文化、完善基地功能、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掀起了一股红色热潮,推动会宁旅游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持续放大“红色+”效应。

“红色+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塑形”

通过深挖资源,充实“红色风景线”。会宁县加快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先后建设了会宁县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会宁会师旧址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会宁县桃花山红色旅游登山步道体育健身基地,完成了长征胜利景园改造提升等改扩建项目。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特色红色旅游,带动直接就业人数15447人,间接就业人数57286人,不断盘活红色旅游经济,提升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发展红色旅游,还直接加快了会宁城镇化建设步伐。通过实施县域内景区村容村貌综合提升工程,开展净化、绿化、硬化、亮化、美化“五化”和规划布局、村容环境、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四美”行动,让会宁县走上了“景城一体化”发展之路。

多年来,会宁县还通过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开展红色旅游景区培训班、红色书画展等活动提升了当地的旅游吸引力。会宁会师旧址策划的红色文艺演出、红色原创歌曲红色影视剧等“会宁特色”主题项目层出不穷,不断弘扬红色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红色+特色教育”,为文旅产业“铸魂”

积极发挥效应,打造红色旅游高地。会师旧址管委会充分发挥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资源优势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打造一流讲解队伍提高接待服务水平。自2006年开始,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开始强化旧址宣传推介工作尝试多种方式向外传播红色文化和故事借助视频、图片及VR等多种形式搭建起云端“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景区”,尤其是将《红色故事会》演出通过歌舞、朗诵、快板、小品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演绎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红色故事的教育功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推出了“十个一”服务标准采用现场教学、激情教学和体验教学“三种教学”模式为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走进革命纪念地开展现场学习提供了优质讲解和接待服务其中会师塔前主题活动红色故事会、红色微党课成为甘肃省内党史学习教育的亮点。2021年会宁会师旧址接待党史学习教育团队2900余个、95.1万人次此外为挖掘好红色内涵,留住“红色记忆”还赴县内四房吴镇大南村、老君坡镇上街等地征集到小军号、弹药匣子、口粮袋等老红军遗留物件并展出通过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让参观者见证红军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

“红色+品牌发展”,为全域发展“赋能”

着力打好“组合拳”,绘就“红色风景线”,放大红色旅游品牌新效应。会宁县挖掘金色教育资源发挥“西北教育名县”的品牌优势,积极搭建会宁教育考察旅游平台,以“金色教育”丰富“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带动“金色教育”,转变为红色旅游与金色教育、绿色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态势,逐步形成“三馆”“两区”“一品”“一乐”和“一场”共存的会宁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了以“红色旅游”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

今年,会宁县将对会师大道、会师路、长征路进行全面提升植入红色元素,打造红色大道。以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对会师旧址、会师景园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打造红色景区。对会宁旧城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打造红色街区和红色小镇,形成“出发在红色驿站,参观在会师园,体验在红军村、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红军路、红军街,瞻仰在大墩梁、慢牛坡,受教育在干部学院”的闭环式精品旅游线路,助推会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未来可为,未来已来。昨日,会宁以辉煌的成就载入史册;今日,会宁正在会师儿女手中绘就最新最美的画卷;明日,会宁“一带五色·多彩会宁”美好图景终将变为现实。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网站二维码图片.jpg

业务合作:

1、各类各行业整体策划宣传;

2、市县等区域性文化旅游、景区线上线下整体宣传;

3、电视、报纸、大型户外广告制作发布;

4、网红之家联合打卡;

5、新媒体代运营;

6、文旅活动、产品营销策划实施;

7、会议会展及外文翻译;

8、宣传片、纪录片视频拍摄制作;

9、景区开发运营;

10、资源置换;

11、文博网旗下【丝路大商】设有经典文创、书画中心、手工艺品、非遗臻品、丝路食汇、导游优货等。

12、广告设计、vi设计、

13、电商培训

合作热线:17789621191(资料接收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