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遗:唱响昂扬奋进的夏日欢歌

发布时间:2022-07-11 23:59:36分享: 编辑:芳菲

岁月作笺,时光作笔。剪裁缤纷夏日,花影阑干,蝉鸣清韵;也是轻红疏缀,兰香飐风,灼灼光景。进入第二季度,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保护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深耕细作,狠抓落实,全面完成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颁布、省级非遗工坊进档升级、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精彩绽放等重点工作任务,唱响昂扬奋进的夏日欢歌,为葱茏锦绣的陇原大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研究阐释。根据甘肃省人大立法工作要求,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于2021年底启动《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修订工作。经反复征求各相关单位、部门意见,组织专家研讨,报甘肃省政府、甘肃省司法厅审核,经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专题会议讨论,6月2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由甘肃省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并正式公布,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加强甘肃省非遗保护传承、合理利用、传播普及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撑,将成为推动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和法治保障。

同时,为完成好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下达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与兰州大学合作开展黄河流域“太昊伏羲祭典”和“女娲祭典”(秦安女娲祭典)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研究与阐释工作,并统筹协调当地政府及文旅部门、相关科研机构,依托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政策支持,推动“九个一”项目保护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以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注重把握重点关键要素,挖潜力、增活力、补短板,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助力乡村振兴,展现非遗力量。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及《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等有关要求,今年6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了《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共同落实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省级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根据总体工作安排,甘肃省拟将省级非遗工坊建设纳入到各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非遗工坊优势,将其作为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围绕所在地需求特点,大力开发居家就业、灵活就业的工作岗位,为当地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同时,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非遗工坊建设运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非遗工坊科学发展。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注重系统全面谋划,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实现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持续成为甘肃文旅工作的新业态和新亮点。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浓情六月,繁花似锦;非遗盛宴,惠民共享。全省文旅系统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共赴张掖市精彩演绎“甘肃非遗嘉年华”。活动开幕式、“甘肃省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成果展”、甘肃省2022年“非遗购物节”、“如意甘肃 多彩非遗”全省非遗展演专场晚会、张掖市“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性活动”等7项重点活动熠熠生辉,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惊艳全国,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此外,“战国豪车”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已完成生产、实地验收程序,即将开始运输和组装相关工作,为打造叫响陇原、走向全国的非遗产品传播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全省文旅系统将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为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积蓄起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合力打造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做出积极的贡献。(文/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祁晓亮)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