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乡村振兴 > 生活之美

一粒种子背后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薯光”

发布时间:2025-03-10 21:53:34分享: 编辑:方菲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我国四大主粮之一,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庄浪县立足资源禀赋,深耕马铃薯产业,让一粒粒小土豆化身为良种,孕育着“春耕图”里的丰收新希望。

目前,该县常年种植马铃薯面积稳定在36万亩以上,年总产量达60万吨,总产值突破10亿元,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县产业链条最完善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带来的深刻变革。

春耕时节,走进庄浪县马铃薯原原种科研繁育基地,科技的气息扑面而来。一粒粒鹌鹑蛋大小的马铃薯原原种,在智能化组培中心内孕育生长。“这里采用的‘雾培法’种植模式,将营养液精准喷洒至植物根系,为马铃薯提供无菌、无污染的生长环境。”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柳巧霞介绍,这种创新模式使平均单株结薯量达到40到50粒,是传统基质栽培的20到30倍。

一株结40-50粒?

“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看着自己参与培育的一株株马铃薯苗,柳巧霞自豪地说,这些原原种种苗源自基地的智能化组培中心,通过无菌组培实验室的茎尖脱毒技术,基地每年可生产1000万株脱毒瓶苗,有效解决了马铃薯品种退化和减产难题。

漫步繁育基地,更令人惊讶的是,水肥一体化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土壤湿度、养分含量和气象条件的实时监测,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让种苗培育步入精准化、智能化时代。

庄浪县的科技“薯”光,正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当前,通过马铃薯产业的带动,庄浪县已有57个种薯生产专业村、150多个合作社和6.5万户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相衔接、农工贸相融合”的现代化产业全链条体系。同时,当地培育了宏达、鑫喜等本地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鲜薯40万吨,生产马铃薯淀粉及薯制品6.8万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从‘致富薯’到‘振兴薯’,马铃薯产业的转型升级,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庄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薛拴成介绍,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种业振兴是关键之举。

薛拴成表示,今年庄浪县将继续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兴农、质量强农、品牌富农,建设国家级马铃薯种质资源库,打造全国知名的马铃薯产业集群,推动马铃薯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本网业务合作:       

1,各类各行业整体策划宣传营销实施;2,电视、报纸、大型户外广告、vi设计制作发布;3,IP、城市、地标、景点、文博、虚拟人等数字化最新技术代理落地实施;4,网红之家联合打卡;5,新媒体代运营;6,会议会展及外文翻译;7,宣传片、纪录片视频拍摄制作;8,电商培训       合作热线:17789621191(资料接收微信号)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数据、内容及图片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