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丝绸之路文博网!
平台广告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学创作
  • 2023-03-19杨旭明:西汉水中央昆仑:三皇五帝都华夏文明源

    西汉水中央昆仑:三皇五帝都华夏文明源(甘肃·杨旭明) 上古三皇五帝的帝都到底在哪里?华夏文明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中华文化的原点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溯源性、科学性的重大问题,事关国家、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光明前景。习总书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 2023-03-17能写善画 德艺双馨 ——张清良老师书画作品赏析

    张清良,中国书画专业委员会兰州书画院副院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书画家协会会员,甘肃西部缘书画院艺术顾问,一级美术师,书法家。曾获2012年中国西部文化博览会金奖,2014年第四届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金奖。应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全国各地书画作品展览和讲座,其作品深受广大收藏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 2023-03-15磨坊纪事

    磨坊纪事散文/陈自仁一 我是奶奶的尾巴,奶奶走哪里,我跟到哪里。如今,我上学了,还是离不开奶奶。 奶奶生于光绪年间,有一双粽子般的小脚。 奶奶正直、善良、勤快,心细,就是脚太小,不能下地干农活。于是,村里把磨房交给奶奶看管。 让奶奶看管磨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

  • 2023-03-05《凝望橘子洲》——肖光畔

    凝望橘子洲肖光畔来源:华夏龙源【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数据、内容及图片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因未能找到并标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出现侵权行为,或者还有其它疑问,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谢谢...

  • 2023-02-22三国沓中大峪坪 阴平古道藏岷山 ——三国蜀汉阴平郡地域辨析及阴平古道(甘川古道)考证

    散文(原创):三国沓中大峪坪 阴平古道藏岷山 ——三国蜀汉阴平郡地域辨析及阴平古道(甘川古道)考证(甘肃·杨旭明) 蜀汉末期,姜维为何选择在沓中屯田,沓中位置有多重要?三国沓中,具体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一)沓中地名多见史志 三国沓中地名,多见史志---- 最古的地方志...

  • 2023-02-19古书复谈甘肃

    古书复谈甘肃甘男马旭 论甘肃的文章,抖音及视频号、网络上随时可读可视听。可是,单说客观因素的太多;可点评主观的极为鲜见。今将客观与主观,同提并论,公开己见。而今省委决策:扎实推进“四强”行动、做深做细“五量”文章。古书认为,甘肃的春天已在眼前。然而,一人之见识有限,天下之事理无穷。謹望同仁不吝赐教!一、甘肃...

  • 2023-02-12甘男马旭:古书的东山族尼

    花有荣枯之期,水有无尽之流。东山族尼,在我的生命里永远是座温暖的小村。也是我童年的远方和诗。东山是大队,小队叫族尼。在临潭新城南山背后的背后。1969年春~1979年春,我在那儿度过;念书也是东山小学。也因此,古书认为世上只有歪树,没有歪木匠。

  • 2023-02-08陶世清影雕《红楼梦》第41期——宝玉受苔(1)

    千凿万击成一梦,十年辛苦不寻常,一亿六千万次敲击,他让石头说话,在冰冷的石碑上上演了“火热”的红楼一梦。每小时平均敲击约8000-12000次,从2006年四月开始,3000多天里,为了呈现整幅影雕作品中的28个经典场景,陶世清一锥一锥地敲出了约1.6亿个白点。经他之手,来自闽南的石艺造物和源自江南的人情故事跨越千里,...

  • 2023-02-08生态文明新解:人类最佳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新解:人类最佳的必然选择 (甘肃·杨旭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甘南多年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时代治藏方略不遗余力,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启动绿色长征、建设生态文明、进行环境革命业已走在全国前列,绘就了“引领中国,示范世界”的绿色地图。 ——作...

  • 2023-02-05陶世清影雕《红楼梦》第40期——【五】黛玉葬花(6)

    千凿万击成一梦,十年辛苦不寻常,一亿六千万次敲击,他让石头说话,在冰冷的石碑上上演了“火热”的红楼一梦。 每小时平均敲击约8000-12000次,从2006年四月开始,3000多天里,为了呈现整幅影雕作品中的28个经典场景,陶世清一锥一锥地敲出了约1.6亿个白点。 经他之手,来自闽南的石艺造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