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3-04-01 20:36:28分享: 编辑:方菲

       在清明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走进一直保留着父亲住过的那个房间,捧起父亲读过的那一沓一沓书籍,心里不免有些感伤,总也忆起儿时的一些点滴小事。

微信图片_20230401204101.jpg

       敦煌的除夕夜很独特,尤其我家的除夕夜更独特。

       幼年,虽然我们夜夜都能守着父母,但搁平时,一吃过饭,都是各进各的屋,各做各事了。比如我们去写作业,父母就钻进另一个房间,翻腾柜子、倒腾仓子、扒拉吊架等,他们似乎一直很忙,一直有事可做,一直充满信心和希望。所以,只有除夕这一夜,是我们姊妹一年间与父母相处时间最长的一个夜晚,也是一年中土炕桌子上好吃的摆得最多的一个夜。因为要守岁,母亲从后晌就开始准备吃喝。父亲每年这一天都会提早煮肉,主要煮的是猪羊的下水,如头蹄肚肠,忙忙碌碌直到太阳落山。等到父母认为合适的时辰,就会把所有的吃食全部摆上炕桌子。除了母亲还有几个菜没炒完,其它蒸煮煎的熟食已全部上桌了。然后全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热热呼呼,听着炉子上烧水壶发出哼哼吱吱的声音,还有收音机里父亲爱听的秦腔二进宫、三娘教子等,待吃过饭,就是我们最渴望的时刻。这时,父亲就会接着去年除夕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那个没讲完的故事讲了起来。

       父亲是我刚能听懂话时,就为我们讲故事的第一人。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关于前三黄后五帝、唐宗宋祖的许多故事。父亲有个习惯,一个故事,讲到关紧处,才会停止。尤其是除夕夜讲的故事,一停就是一年半载。因为父亲总是讲到惊心动魄的时候,就戛然而止,叫人进入故事的情绪实在不愿意就此停下,只好缠着父亲再往下再讲一节,我们想听到故事的结局,父亲经不住我们的七绕八缠就再续一段,讲一段就是半个小时,结果越来越精彩纷呈,就是听不到故事的结局,叫人一直揪心。当父亲又说且听下回分解的时候,母亲便会问:娃们正听着稀罕呢,你就说且听下回分解,难不成这回你就分解不了吗?父亲一笑,说:做任何事,都有路数。我这就是讲故事的技巧,没有悬念迭起,谁爱听?你们爱听,才期望我往下讲,才有机会获得听故事人的兴趣。听故事不是学知识,也不是让你们照着那样去做,而是学习古人的一种智慧,故事停了,智慧还在延续。

       听了父亲这些话,在我童年的心灵深处,也能感受到父亲非常珍惜他心目中,那块巨大的能量体是来源于自幼刻苦识字和酷爱读书的信心和希望所在。其实,父亲小时候正是四十年代左右,当时连肚子都吃不饱,在一切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的条件下,他就能坚持借书识字,为认识一个字,不间断的问识字人,为学懂写熟一个字,就用手指在自己的手心手背上或者拿一根短木条在土地上写,一有时间就反复练习,每学一个字,就是一次洗礼,直到以后能买书读书,并在心里牢记住那一本本书中的故事,等到我们长大,他再把他所读到的故事一一讲给我们去听,让我们从中受益。讲故事原本没有太多价值,对一般人只是听听笑话而已,而父亲讲故事的意义,却在他追索平凡人生过程中赋予了它传承和发扬的价值。可以想象,父亲灵魂深处埋藏着一个多么宏大的目标和梦想。父亲是儿女心里的一个大世界,他留下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脚印就是一个个讲不完的故事。若干年以后,当我也学会读书,甚至能成为一个写故事的人,能出几本书让别人从中得到收获时,我才真正懂得父亲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的一生是为了让儿女们成为别人眼里有乾坤的人。

微信图片_20230401205110 (1).png

       后来,父亲的故事,也不仅仅是除夕夜讲给我们听了。他已把故事讲到了割麦子的田间地头,讲到了拾棉花、扳苞谷的地埂边。还讲到了修水库、修水渠夜间的民工工棚里。父亲的故事,使他们单调乏味的生活多了一份乐趣。但父亲的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也收住了不少人的心。工地上的负责人,一看父亲的故事讲得如此具有吸引力,为了不让那些年轻人晚饭后乱跑,便在晚饭后专门组织故事会,邀请父亲在大庭广众下,就像说评书一样,坐在麦克风前给大家讲故事。果然,一些谈恋爱的年轻人,不愿意错过听故事,连约会都取消了。父亲的故事,一时间成了当时的热门。这也使我真切地觉得,敦煌不光有千佛洞那久历风霜的盛名,还有普通百姓嘴里口口相传的故事。

       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父亲,也不例外。眨眼间,父亲离开三个多年头了,而他讲过的那些故事,时不时都在我的脑海里翻转叠放。作为儿子,还想回到从前,回到那个土炕桌前,去听父亲那讲不完的故事,去寻找那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去感受父亲那个且听下回分解的遗憾和希冀。虽然,再也没有机会了,但我知道,人生的各个细节其实都离不开且听下回分解的昭示,这就需要用心守候好每一刻,冷静地感悟生命的存在和张弛,完全可以十分聪慧用七分、留下三分给子孙。

       父亲读过的书都被我整齐地摆放在他住过房间的床头,但看着父亲看过的那一本本被翻得书皮油腻,翻得书页零散和皮芯脱离的书籍,我忽然发现书的扉页尽写着两行名家的诗: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安然;半懂半愚半明白,万事只求半称心。我忽又觉得十分欣慰,自己虽然没有继承父亲那么多勤奋努力的刻苦和任劳任怨的本色,但我却继承了父亲的严格自律和责任担当。虽然没担当什么大任大事业,没有读懂什么大礼大教化,比不得一些有大作为和做大为的智者,比起那些还在戈壁沙漠中的跋涉者,但总觉得,至少没有辜负父亲一生的疼爱和期待。

       放下父亲读过无数遍的书籍,看看父亲睡过的床铺依然平整如初,我觉得父亲的书没有白读,父亲的故事也没有白讲。虽然人生没有多少美好是属于个人的春光,父亲那句窃听下回分解就是属于他人生中的一缕春光。

       作家简介:

微信图片_20230401204051.jpg


       甘天枝,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在甘南州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八十年代开始创作,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发表。创作中篇小说《红军曼巴》及剧本《红撒拉》《陇右星火》等,出版长篇小说《栅栏边的羊群》等。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数据、内容及图片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因未能找到并标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出现侵权行为,或者还有其它疑问,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谢谢!

1-2303241550354K.png

        业务合作:

       1,各类各行业整体策划宣传营销实施;2,电视、报纸、大型户外广告、vi设计制作发布;3,IP、城市、地标、景点、文博、虚拟人等数字化最新技术代理落地实施;4,网红之家联合打卡;5,新媒体代运营;6,会议会展及外文翻译;7,宣传片、纪录片视频拍摄制作;8,文博网旗下电商平台【丝路大商】金融、消费扶贫、乡村振兴,产品产业销售一体化;9,电商培训

       合作热线:17789621191(资料接收微信号)

1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