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旅资讯 > 平凉

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有声有色

发布时间:2023-11-16 18:40:51分享: 编辑:方菲

       近年来,平凉市各级文旅部门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从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民间文化、现代文化中寻觅、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留存在平凉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深藏在历史尘埃中的众多秘密,像一首首歌流传了下来。

7d50646868a54a67bb1ae383bce2fef9.jpg

       加强阵地建设。先后拍摄了10集大型非遗纪录片《一脉心香》,微电影10余部,编辑出版了《平凉民间文化瑰宝》《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萃》《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平凉小曲子戏剧种志》《华亭曲子戏》《庄浪南湖眉户》《灵台灯盏头》《崆峒笑谈戏本》《崇信民歌》等“非遗”史料20余部三万多册。建设非遗一条街、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传统手工艺培训室等,让不同门类、多姿多彩的非遗技艺,拥有自己的“阵地”,崆峒文武学校、崆峒笑谈、皇甫谧针灸术、安口窑陶瓷等非遗项目保护基地、传习所,构建了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的非遗保护框架。

b9302c47eee543c39313229925ca8cdd.jpg

       加强展示宣传。先后成立了华亭曲子戏、崆峒笑谈、灵台灯盏头戏、崆峒派武术、皇甫谧针灸术、庄浪高抬、平凉纸织画等保护传承基地,建成了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设立平凉市戏曲博物馆、蓝染、面塑、剪纸、根雕、安口窑瓷器等10个展馆,采取“财政补贴+传承人自主建设+古镇公司统一管理”模式运营,打造“非遗+主题党日”“非遗+团建研学”等融合新产品,通过把非遗资源整合为景区的一个特色街区集中展示,带动非遗和旅游、景区相互融合、共赢发展,也有效解决了文化体验和留客消费不足短板,推动了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发展;同时,每年举办各类大型展演及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展演展示,赴国内外、省内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宣传和扩大“问道崆峒·养生平凉”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b9fbb9dbee0b4c579b58e5d719f5d026.jpg

       全面开展传承。先后整理汇总10大类1531项非遗项目,先后申报认定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28个。从2006年至今,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凉迎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黄金时期,好消息纷至沓来——以泾川县西王母信俗、庄浪县“高抬”、华亭曲子戏为代表的3项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灵台灯盏头戏、灵台皇甫谧针灸术、庄浪马尾编荷包、崆峒区春官歌演唱、平凉剪纸、平凉纸织画技艺、崆峒派武术、崇信陇东民歌、安口陶瓷制作技艺等29项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陇东皮影、陇东地坑民宅、泾川完颜氏族文化、崆峒道教音乐等170项民俗民间文化被列入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1人被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78人,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1-231024211341I3.png

      本网业务合作:

       1,各类各行业整体策划宣传营销实施;2,电视、报纸、大型户外广告、vi设计制作发布;3,IP、城市、地标、景点、文博、虚拟人等数字化最新技术代理落地实施;4,网红之家联合打卡;5,新媒体代运营;6,会议会展及外文翻译;7,宣传片、纪录片视频拍摄制作;8,电商培训

       合作热线:17789621191(资料接收微信号)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交流学习,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数据、内容及图片或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230H110532UF.jpg